1. 首頁 > 材料范文 > 事跡材料 >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正文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

更新時間:2021-01-25 10:18:02

事跡材料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第1篇

農歷庚子年的初春,必將是一段記入史冊的時期。天空中沒有乘著XX扶搖直上的風箏,地面上稀少了賞春探幽的人們,新冠肺炎的爆發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參與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向偉,荊州市公積金中心一名14年黨齡普通黨員,在全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他始終奮戰在防控抗疫第一線,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認真負責的態度、細心周到的服務,贏得了他所值守的壹品漫城小區居民們的高度贊揚。

舍小家顧大家,他是戰疫急先鋒

他是2個孩子的父親,上有老下有小。2 月 6 日,當他聽說防控抗疫形勢嚴峻,一線工作人員緊缺,他主動請纓到社區報到領取任務。為了更好的參與防控工作,他狠心把年幼的小兒子送給年邁的父母照顧,臨別時,面對小兒子的嚎啕大哭和父母戀戀不舍的眼神,他只能暗自安慰和激勵自己,“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戰,就是送給父母和孩子最好的禮物”。從那天起,他的身影就一直忙碌在壹品漫城小區防控抗疫戰場上。無論是小區值守,還是入戶摸排,哪里有需要,他就沖向哪里。他參與樓棟人員排查,每天協助樓棟長做好微信群體溫接龍登記,向小區居民宣講疫情管控措施及防疫知識,提醒大家積極做好居家防護。

根據小區的工作安排,但不管是在哪一個崗位,他都沖鋒在前,把最累、最臟、最險的工作留給自己。他不畏小區疫情嚴重,每天堅持最早到崗,嚴守在崗時間,為小區住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因為小區志愿者女同志居多,他主動申請多值7點至11點的晚班,平均每天值守近6小時,以及每周1個通宵值守。他經常說的這樣一句話:“我是黨員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充分展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覺悟和責任擔當。

守初心擔使命,他是居民的貼心人

進入2月中旬后,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斷深入,對小區居民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小區居民的生活用品采購成為了急需解決的問題,向偉又是第一個站了出來,他提議并組織在網上召開黨員志愿者大會,11個黨員在網絡會議中共商戰疫大計,為小區疫情防控出謀劃策,會議決定成立志愿者服務隊,每個志愿者包一棟樓,負責為樓棟內居民服務,解決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2月23日他利用個人關系,聯系荊州市鹽業公司,為北湖路社區捐贈食用鹽200斤,為社區三個小區居民捐贈食用鹽1200斤。2月25日他又聯系家鄉石首鹽業公司,為石首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捐贈食用鹽2000斤。共解決了3400多個家庭約一個月基本用鹽。

春風化雨,點滴融情,向偉同志對居民的關心,對工作的認真,深深地感動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在他的影響下,壹品漫城的志愿者們,正斗志昂揚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行動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第2篇

與家人圍桌而坐,燈火可親,是每個人在春節最觸手可得的幸福,可是今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讓很多人選擇“逆行而上”,家也成為他們暫時回不去的“遠方”。

作為某某縣某某鎮黨委副書記、政協聯絡組組長的某某,也是千千萬萬奮戰在抗疫一線中的一員。1月28日,某某接到命令,要提前到崗,全力保障全鎮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就是命令,某某告別家人,迅速趕到某某鎮,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親自書寫50多條疫情宣傳標語

作為石佛寺社區的包村領導,某某時刻牽掛著村子的防控情況。在檢查完全鎮村組疫情防控后,他立即奔赴石佛寺社區,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措施。為掌握全村人員流動情況,尤其重點排查人口密集地及某某武漢返鄉人員,某某帶領社區黨員干部分組在全村開展大排查,共排查出某某包括武漢返鄉人員22人,某某以外其他地方返鄉人員165人,并對這187人進行重點監測,全部要求居家隔離14天,并與村干部、村醫一起每天入戶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做好隔離人員的思想工作,及時掌握他們身體狀況及心理狀態。

針對家在石佛寺社區現居住在某某的村民,某某逐戶電話告知暫時不要私自返鄉,堅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當他得知有兩戶人家即將舉辦婚宴,立即前往家中,做通思想工作,暫時取消婚禮,避免人員聚集。在人員排查中,某某發現,塔園小區人流量大,外村人多,人員復雜。他立即組織社區黨員干部設立臨時檢查站,組織村干部、黨員、網格管理員共同值守,對過往車輛人員進行登記檢查,切實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截至目前,石佛寺社區共設置4個排查點,排查車輛80余輛。某某還親手書寫50多條宣傳標語,張貼在村內醒目位置,還和其他黨員干部一起挨家挨戶為村民發放400余份疫情防控宣傳單,通過大喇叭、微信群等方式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不斷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識。

積極建言守好縣城“東大門”

1月29日,農歷正月初五,鎮上縣道銀漫路車流量大了起來,某某更擔心了。“車輛多,說明大家在出門,這個問題必須得重視。”某某第一時間向某某鎮黨委書記蘇群山和鎮長張永鋒匯報,建議在黃泥河學堂組設立檢查站,并成立黨員突擊隊,某某建議被某某鎮黨委采納,他還主動請纓擔任檢查站負責人。2月3日,考慮到珍珠村三岔口處于某某鎮與某某交界處,必須要有堅強的堡壘坐守陣地,在某某的建議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并安排人員專人24小時日夜值守,牢牢守住某某縣“東大門”某某鎮處于“雞鳴兩省三縣”的特殊地理位置,為做好外防內控,某某還建議在居民小區、移民搬遷點成立3個臨時黨支部,在全鎮組建流動巡邏隊12支,成立6個黨員突擊隊,3個青年突擊隊,動員群眾自制紅袖章50個,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截至目前,各檢查點共排查監測流動車輛1000余輛,2000余人接受體溫測量,勸返某某鄖西走親拜年車輛50余次。

凝聚戰“疫”正能量

嚴峻形勢下,如何才能讓村民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一直是某某思考的問題。“要想村民不出門,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某某說,他們迅速啟動宣傳引導響應機制,組建宣傳團隊,利用廣播、微信群等新媒體形勢全方位報道疫情防控落實舉措,及時向村民公開全鎮疫情防控權威數據和相關情況,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疫情防控網絡輿論環境。

除了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外,某某還積極號召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群眾共同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各村涌現出一批先進模范人物。某某鎮百惠購物廣場總經理周偉向奮戰一線人員捐贈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石佛寺社區“00后”大學生江燕、劉偉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東川村江世林、李方榮、王維連等黨員群眾紛紛加入疫情防控隊伍……

“比我辛苦的基層干部還有很多”

元宵節,宅在家的村民都和家人在家中觀看元宵晚會。當天晚上,某某除了在檢查站值班外,還要巡回石佛片區4個村民小組,勸阻村民不要互相走動、聚集聚餐。防疫期間,某某白天要去各個超市、蔬菜店等人員密集場所查看物資供應情況,晚上要去檢查一線人員值守情況,并陪同值班,率先垂范帶領黨員干部履職盡責。他還時刻關愛奮戰在一線人員,親自送去生活必須品,使我們的防控有力度更有溫度。“這點事不算什么,都是我應該做的,現在是特殊時期,大家都很辛苦。”某某直言,自己只是某某鎮眾多抗疫人員的一份子,比他辛苦的基層干部還有很多,只要大家一起聯手群防群控,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第3篇

疫情發生以來,呼倫貝爾市住建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積極響應號召,在疫情防控中挺身而出、沖鋒在前,彰顯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在突擊隊伍中,有一群年輕的身影,他們積極上進、吃苦耐勞、勇于擔當、抗壓能力強,在這場戰“疫”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用實際行動 踐行入黨誓言

“全國都在抗擊疫情,我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同樣也是隊里的年輕同志,疫情防控中的基礎工作就請組織放心交給我吧!”呼倫貝爾市城建檔案館趙健秀---一名94年的女孩子虔誠地說。除了和其他隊員一起到社區值守,她還主動承擔起第四小分隊最繁瑣的排班和值班統計工作。第四小分隊共計25名隊員,每名隊員的情況都不同,為了保證大家都能得到適當休息,盡量減少隊員超負荷工作,她充分考慮每名隊員的家庭情況、身體狀況、個人需求等,合理調整排班,確保每名隊員都能夠有更高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執勤回到家,不管有多疲憊,她都能夠及時統計、匯總各類資料、數據和臺賬等,經常加班到深夜,全力做好突擊隊的各項信息保障工作。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曾說:“共產黨員宣誓的時候說過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迎著困難上,這個時候不管平時入黨你是什么樣的想法,這個時候不管怎樣你都得上去,為了信仰上去也好,為了黨的約束上去也好,沒有討價還價。”趙健秀說她對這段話感觸頗深,這就是黨組織的考驗,她深深地體會到入黨不只是喊喊口號那么簡單,不只是宣誓的時候的信誓旦旦,是真的在遇到困難的時刻,在黨和國家需要的時刻,愿意堅定的沖在最前面,為黨和國家、為人民貢獻力量。她認為這是她要扛起的責任,她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想要加入黨組織的堅強決心。在值守期間,她認真做好來往人員和車輛登記,對未佩戴口罩的居民進行耐心勸導,說服成功后的小小成就感讓她倍感喜悅。她說,勸說成功一人戴上口罩,就會有成百上千的人得到安全,防控疫情就少一份風險。為了方便登記沒有辦法戴手套,手被凍僵,在喝到熱心群眾送來的熱水時,她的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在這場防疫阻擊戰中,趙健秀看到了責任,看到了溫暖,用勇氣叩問初心,貢獻著年輕的力量,和所有奮斗在一線的同志們并肩作戰,堅決打贏這場防疫總體戰、阻擊戰。

哪里需要 我就在哪兒

“辛苦了叔叔!”一個小男孩兒一邊向青年突擊隊的郭外問好,一邊從懷里掏出兩瓶“紅蘋果”軟飲迅速放到他的手里,然后飛快的向他家的方向跑去……還不等郭外婉言拒絕,小男孩兒已不見蹤影。94年的郭外說,有很多這樣熱心群眾的暖心反饋,給了他很多力量和前行的動力,讓他更加堅定了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工作的信心。在沒有成立青年突擊隊前,郭外就已經踴躍加入到所居住社區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工作中,得知所在單位也要成立突擊隊后,他毫不猶豫地再一次加入到防控工作中來。一次值守夜班,清晨6點半左右,一位年長的女士在小區進出口門前佇立等候,他便上前詢問,她說她是來給姑娘照顧孩子的,她的女兒和女婿都在本地醫院上班,疫情期間每天都要很早到單位,孩子太小沒人照顧,她知道現在有規定是從晚20:00到早7:00小區實行宵禁,因為還沒到可以進出的時間,所以就在門口等等,等到了規定時間再進小區。聽到這些,他深受感動,很感謝這位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于是把她請到搭建的帳篷里,雖然帳篷里沒有那么暖和,但足以抵擋清晨刺骨的寒風。到了解除宵禁的時間,按照規定檢查了這位女士的證件,“孩子,辛苦了,把衣服穿厚實點,別再感冒了”,臨走時她留下了這句暖心的話語。還有一次,有位居民跑來值班車上詢問:“我兒子是從鄭州回來的,現在已經過了隔離期,而且沒有發熱的現象,能不能解除隔離?”郭外認真負責地向居民解答,“好的,非常感謝,你們辛苦了,這樣嚴格的管理,我們住在這里都很放心!”郭外說,雖然疫情用一層口罩把人與人之間隔離開來,看不清每個人的表情,但大家并沒有因為這樣就變得疏遠和冷漠,居民群眾用最樸實的話語和自覺的行動給我的反饋,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認可,在疫情肆虐時,有這樣的群眾能夠和我們共同面對、共同抵抗,懷揣理解和支持,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這個冬天雖然很冷,但心卻很暖。

站好每一班崗 守護每一個人

89年出生的李思凝和的96年出生的郭念博都是平日工作中話不多的年輕人,但做起事來都非常認真、負責。主動加入到青年突擊隊后,他們默默付出,毫無怨言,堅持站好每一班崗,守護好每一個人。他們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居民群眾的積極反饋和認可,能夠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主動扛起這份責任,凸顯了他們的勇氣和時代擔當。“你們的嚴謹和嚴格,讓我們居民更加安心地居住在小區里,真的太辛苦了,謝謝你們!”“天這么冷,你們真是我們的戰士!”“謝謝,辛苦了!”……執勤工作中,最常聽到的就是這些暖心的話語,這些溫暖無時無刻不感動著這些年輕隊員,鼓舞他們更加努力、用心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去,而隊員的細心和負責也同樣溫暖著居住在這里的每一個人。

天氣變暖,小區樓房屋頂上的冰雪開始滑落,細心的李思凝及時發現了這個現象,看到有居民路過,就及時告知,并隨時關注,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贊揚和感謝,她說:“我們‘戰’在這里,就想對每一個居民負責,不只是疫情中的排查、登記、量體溫,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們也都會留意、留心,能幫忙的、能多做的,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

“奶奶您好,您這是要出去做什么啊?”一次執勤中,郭念博遇到了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要出小區散步,考慮疫情期間風險較大,同時擔心老人一個人出門在外會有不便,于是他建議老人在小區院內散步,但不管怎么勸說老人都堅持要出去,于是他為老人作了登記,并叮囑:“出去要注意安全,您慢一點走,別在外面待太久,早些回來……”老人點點頭慢悠悠地離開了,直到看不到老人的背影,郭念博才安心的回到崗位。過了一會兒,老人步履蹣跚地回來了,手里抱著一聯兒酸奶,看見他下車,就要把酸奶給他,郭念博見狀一邊感謝,一邊婉言拒絕,然后攙扶著老人一直送到單元門口,看著口齒和聽力都不太好的老人進了門才放心離開。他說,我局結對的社區屬于老舊小區,有很多老年人,平日里也都會幫助他們做一些事,他認為這是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應該做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夠換來居民的平安和健康,這是他最期望看到和努力想要做到的,希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守護這里的每一個人。

這些年輕的心時刻被疫情的動態所牽動,時刻為居民的健康和安危所著想,在抗“疫”戰斗第一線樸實的散發著光和熱,把初心和使命牢牢地踐行在戰“疫”前沿。堅實地站好每一班崗就是他們對抗疫情的最有力武器,疫情不退他們將始終如一,繼續堅守和守護,一起等到春暖花開,共同慶祝“久別重逢”,牢記“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囑托,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駐小區黨員抗擊疫情先進事跡材料】相關的文章

網站使用說明

国产高清一级夜夜爽,日本高级按摩人妻无码,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视频极品粉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