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礪前行圓夢中國演講稿
- 更新時間:2021-01-30 14:19:26
-
演講稿范文
以下是為您推薦的《砥礪前行圓夢中國演講稿》,希望能對您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幫助,歡迎閱讀參考!
砥礪前行圓夢中國演講稿第1篇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砥礪前行,圓夢中國》。“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是宋朝愛國詩人陸游對祖國山河破碎而不見一統的氣絕之作。歷朝歷代,可圈可點的愛國志士如電影里的快鏡頭一般浮現在我的眼前:憂國憂民的杜甫,邊疆牧羊的蘇武,心懷天下的范仲淹,丹心可鑒的文天祥……
名人作古,今人接力。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也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當代愛國者,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一心撲在建設祖國、圓夢中國的征途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其中最令我推崇的是中國航母的總設計師——羅陽。
2012年11月25日,是一個舉世矚目的日子,那天,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參與艦載機起降訓練試飛取得圓滿成功。就在所有的鏡頭對準“遼寧艦”,所有的鮮花和掌聲都送給以羅陽為首的研制人員的時候,我們的設計專家羅陽卻疲憊地倒在了“遼寧艦”的甲板上,于12時48分永遠地停止了心跳,享年51歲。51歲是一個科學家最燦爛的青春韶華,大家都在為巨星的隕落而扼腕嘆息。
2012年1月,羅陽擔任中國第一艘航母艦載機殲-15研制現場的總指揮,他總是沒日每夜地堅持在研究的第一線。由于航空制造大國的技術封鎖,我們沒有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數據可以參考,羅陽每次都是親自與科研人員一起收集整理數據,觀看每次飛機的起降過程,紀錄和分析飛機的狀態,調整工作流程,他和大家在一起吃住,餓了就吃一碗泡面。身體不舒服也不去看病。一天,羅總臉色慘白,頭上冒著細密的汗珠,工作人員執意要拉他去醫院看病,沒想到他卻火冒三丈地說:“別在這里拉拉扯扯,航母不能按時完工,我們怎么向祖國交賬?”
11月25日中午,航母上的艦載機在眾多媒體的矚目下,在羅總的親自指揮下,成功試飛。他卻因為勞累過度,永遠地倒在了新中國的第一艘航母上……羅陽的光輝事跡難道還不用詮釋愛國主義的真正內涵嗎?
就在今年的4月20日19時41分,以清新撲鼻的“快遞小哥”命名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長征七號的搭載下,載著6噸貨物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精準升空!這是多少航天員夜以繼日,默默研究的結晶!這難道不是愛國主義的又一次精彩呈現嗎?
愛國事大,驚天動地!愛國事小,雞毛蒜皮。愛國關乎著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我們少年兒童,好好的朗讀祖國的語言文字,是愛國;扶危濟困,是愛國;見義勇為,是愛國。我們不要驚天動地,也不能驚天動地,那就在平淡之中抒寫愛國情懷,在靜默之中樹立愛國之志吧!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讓我們揚起風帆,砥礪前行,圓夢中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一路高歌!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砥礪前行圓夢中國演講稿第2篇
七月,火紅的歲月。七一,熱血沸騰的一天。
翻開歷史的畫卷,中國上下五千年,留下的燦爛文化讓我為之驕傲。思緒飄過唐宋元明清,來到20世紀初那個紛爭的年代,我仿佛聽到山河在咆哮,大地在哭泣,華夏兒女在苦苦掙扎,在大聲呼喊,長夜漫漫,路在何方?路在何方!1921年的一個夏日,中國共產黨誕生了,猶如一道曙光劃破黑暗的長空。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它挺身而出,帶領著千百萬革命志士,用燎原的星火喚醒了四萬萬勞苦大眾。
熱播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我想大家都關注過,劇中的老檢察長陳巖石陳老在給省委班子講革命故事的那一段,讓我肅然起敬。劇中的陳老15歲就入了黨,那時隊伍要打云城,陳老所在的團長做站前動員,說不是共產黨員就沒有資格背炸藥包,也就不能參加尖刀班。在那個時候,背炸藥包是共產黨員才有的特權,陳老為了爭取到這個特權,就在隊伍到達云城郊外大界子山的時候入了黨,為此他還虛報了兩歲。戰場上,16個尖刀班的戰士,犧牲了9個,7個負了傷。其中一個戰士犧牲的時候才15歲,入黨只有一天。那些扛著炸藥包的共產黨員用生命和鮮血實現了自己的入黨誓言。雖然只是影視劇的一個情節,但這則革命故事撼天動地,觸動著我們每一個年輕一代的心。
我想請各位閉上眼睛,讓思緒回到自己在莊嚴的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刻,“……”,重溫入黨誓詞,想必很多人都會感慨萬千。因為從那一刻起,我們就與普通群眾不一樣了,我們成了光榮的黨員。黨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樣子。
黨是一面旗幟,指引著我們勝利的方向。歷史滄桑、風云激蕩;英雄輩出、情深意長。這旗幟,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一種文字或語言,能像黨旗那樣酣暢淋漓地表達著我們心中對黨的敬意。
黨是一盞燈塔,照耀我們前進的路。悠悠長夜下終于熬出了一盞燦爛的燈塔,照亮著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在中國大地上驅趕著黑暗,卷起改天換地般的紅色浪潮。
黨是學習的方向,提醒我們時刻檢討。前世不忘,后世之師。欲滅其國,必去其史!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是的,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史冊,寫滿了共產黨人亂云飛渡中的從容,記錄著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奮斗和犧牲,構成一座座千古流傳的巍峨豐碑。
激動,懷著對黨的向往,在那一片鮮紅之下,我無比自豪;堅毅,懷著對黨的忠誠,在那鐮刀鐵錘之下,我宣讀誓言;圣潔,懷著對黨的感恩,在那彷如母愛之下,我履行諾言;仰望黨旗鮮紅的威嚴,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是多少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輝煌篇章;想今朝,愿用我渺小的軀體,守護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忠誠、使命和責任里筑起偉大的中國夢。
回顧過去,我們深感自豪,備受鼓舞;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斗志昂揚。全體官兵們,我們一定要愛黨、信黨、永遠跟黨走,進一步增強黨性觀念,永葆軍人本色,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努力為全面建設創新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砥礪前行圓夢中國演講稿第3篇
大家好!我是來自阿倫中學的車暢,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自強不息 圓夢中華》。
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泱泱中華踽踽獨行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注定了她的經歷不平凡,注定了她的胸懷寬廣博大。她孕育了壯美山河,孕育了傳奇歷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連綿不斷的萬里長城,巍峨峻拔的五岳雄山,奔騰不息的母親河,她們親歷了秦皇漢武的鐵馬金戈,大唐盛世的霓裳羽衣,屈辱歲月的血雨腥風。
一九三一年,日寇來犯,城鄉焦土,遍地狼煙。忘不了,一九三七,南京失守,燒殺奸,生靈涂炭,罪惡滔天!忘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共赴國難,浴血沙場!十四年間,有多少丈夫,永遠沒有回到家鄉,有多少孩兒永遠沒有回到母親身旁。忘不了,在這場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三千五百萬以上!十四年浴血奮戰,我們終于打贏了這場戰爭。古老中國,鳳凰涅盤,浴火重生。經此一戰,讓我們徹底覺醒了,落后就要挨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經過建國后70年的奮發圖強,我們在居安思危中一步步實現著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70年來,我們體驗了收復港澳的快慰,西部開發的激情,飛船升天的壯舉,北京奧運的精彩絕倫,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70年,對于歷史長河就那么短短一瞬。然而,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從貧窮落后一步步走向富裕和諧的國家來說,卻是一個值得銘記于心的過程。“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只有記住歷史、珍惜當下,我們才能更有力量開創新的未來。
穿過歷史的隧道,一位位鮮活的歷史人物向我們走來。精忠報國的岳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游;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霍去??;以身殉國,視死如歸的黃繼光和邱少云。歷史不曾忘記,當代少年更不會忘記,他們是我成長的榜樣、是我一生的敬仰,讓我立志也要做一名自強不息的愛國少年!
何謂愛國?簡簡單單地喊喊口號,盲目的抵制外國貨,這些就是愛國嗎?恐怕不是吧!愛國是一種責任,我們應化悲憤為力量,用知識武裝頭腦,用科學技術推動社會的進步。只有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更有底氣,我們的民族才會屹立于世界之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要把這份責任踐行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課堂上我專心聽講,積極思考,這是對自己負責;在家里我尊敬父母,主動少年強則國強, 未來國之競爭,必在少年之爭。分擔家務,這是對家庭負責;班級里,我擔當起學習委員職責,幫助同學共同進步。學校里我傾其所能,積極參加各類活動,這些是對集體負責;未來我會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崗位,忠于事業、恪盡職守,這是對整個社會負責,對我們的國家負責!
同學們,歷史與未來要靠我們焊接,時代的接力棒要由我們傳承。不論何時何地,祖國的命運都將緊緊與我們相連。少年強則國強, 未來國之競爭,必在少年之爭。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點,我少年當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一個崇尚體育的人,一個善于思考、勇于創新的人,一個拼搏進取、無愧于時代的人……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我中華少年,必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共圓輝煌中國夢!
謝謝大家!